隊名:蔗廍環保志工第2小隊
地區:大肚區
隊長:陳達成
服務範圍:
資源回收地點:立全社區資源回收站
空地地點(平方公尺):社區廚餘農場,約200平方公尺
路名名稱(公尺):太平路至蔗南路;約800公尺
服務時間:每月第1、3週星期日 5至8時
(1)環保義工認養街道、農園。除繼續做社區家戶之綠美化及富涵意義之門面、水撲滿、文物館並做簡易型廢水處理池。為不同電燈做電錶,以便讓民眾了解用電情形,很有創意也每年均有進步。 (2)家家戶戶運用資源回收物進行美綠化及空間營造,讓人有走入世外桃源的感覺。其中安全帽盆栽最令人讚嘆;運用資源回收物營造藝文空間,提供書籍交流借閱、氣息濃郁令人感動;製作簡易能源教具非常實用,令人激賞;環保公園水質淨化、腳踏車發電、風車創作等琳瑯滿目;鄉土文物館收藏豐富,讓人有走入時光隧道之感,發現早期台灣庶民生活之美,讓人流連忘返。 (3)年年有創新,積極推動環保,不遺餘力,值得肯定。 (4)生態地(生態污水處理),門聯裝飾、有機堆肥農場、文化古蹟展示,LED節能減碳,環保教室。
資源回收地點:立全社區資源回收站
空地地點(平方公尺):社區廚餘農場,約200平方公尺
路名名稱(公尺):太平路至蔗南路;約800公尺
服務時間:每月第1、3週星期日 5至8時
(1)環保義工認養街道、農園。除繼續做社區家戶之綠美化及富涵意義之門面、水撲滿、文物館並做簡易型廢水處理池。為不同電燈做電錶,以便讓民眾了解用電情形,很有創意也每年均有進步。 (2)家家戶戶運用資源回收物進行美綠化及空間營造,讓人有走入世外桃源的感覺。其中安全帽盆栽最令人讚嘆;運用資源回收物營造藝文空間,提供書籍交流借閱、氣息濃郁令人感動;製作簡易能源教具非常實用,令人激賞;環保公園水質淨化、腳踏車發電、風車創作等琳瑯滿目;鄉土文物館收藏豐富,讓人有走入時光隧道之感,發現早期台灣庶民生活之美,讓人流連忘返。 (3)年年有創新,積極推動環保,不遺餘力,值得肯定。 (4)生態地(生態污水處理),門聯裝飾、有機堆肥農場、文化古蹟展示,LED節能減碳,環保教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