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環保業務 > 綜合計畫 > 環境教育宣導 > 關於我們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關於我們

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致力於大臺中地區之環保工作已數十年,期許【環境教育】概念能推廣與深植民心,以達到宣導推廣環境教育知識、提昇民眾日常生活中之參與、提供生態與環境教育和資源永續利用之目的。希望讓民眾可以擁有美好的生活品質、生活環境與健康的身體。

環境教育係指「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」、「氣候變遷」、「災害防救」、「自然保育」、「公害防治」、「環境及資源管理」、「文化保存」、「社區參與」、「綠色生活與消費」等九大主題。 

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
由學齡前到大學等具有層級架構之環境教育;針對社會大眾而設計之環境教育活動、或透過大眾媒體等方式傳遞環境教育之理念。如:校園觀察、校園綠化、校園植樹、校樹觀察、社會議題、學校課程、及環境中應扮演怎樣的角色等。
氣候變遷

氣候自然變遷與人類活動影響下氣候變化,及透過各種措施以減緩全球暖化,並能透過調適策略及能力建構予以因應,以及如何藉由「減緩」與「調適」等措施予以因應。如:全球暖化、節能減碳、京都議定書、颱風、地震、氣候常,排碳量等議題。

災害防救

透過各種方式及措施,有效預防災害發生,並能提高災害應變能力及迅速完成災後復原重建工作。包括:風災、水災、震災、旱災、寒害、土石流災害等天然災害及火災、爆炸、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、輸電線路災害、礦災、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等人為災害。

自然保育

氣候自然變遷與人類活動影響下氣候變化,及透過各種措施以減緩全球暖化,並能透過調適策略及能力建構予以因應,以及如何藉由「減緩」與「調適」等措施予以因應。如:全球暖化、節能減碳、京都議定書、颱風、地震、氣候常,排碳量等議題。

公害防治
為預防及整治因人為因素導致生存環境破壞或國民健康損害,所採取之行為或措施,涵蓋科學事實、公害整治、公害預防及政策法規,範圍包括水污染、空氣污染、土壤污染、海洋污染、噪音、振動、異味污染物、廢棄物、毒性物質污染、光害、地盤下陷及非游離輻射公害。常見如:汽機車黑煙排放空氣汙染、家庭排放的廢(污)水汙染等。
環境及資源管理

為環境及資源與自然社會間之經營管理,兼顧需要及保護間之平衡,以同時保有當代及下一世代之環境,其包含:土地使用、水經營、能源管理、資源循環再利用等之永續發展。如:能源開發研究、風力、水力、太陽能發電、資源回收再利用等。

文化保存
將具有歷史、文化、藝術、科學等價值,如古蹟、歷史建築、聚落、遺址、文化景觀、古物等有形文化、傳統藝術、民俗及有關文物等無形文化及自然遺產、自然地景加以保存或維護。如:古蹟探索、舊巷弄尋寶、原住民文化研究、人類歷史及化石研究等。

社區參與

為促進社區及社會之環境永續發展,增進居民福利,建設安和融洽、團結互助之公民社會,透過社區或社群於自然資源、社會正義、環境保護經營管理之參與及行動,得以實現。如清掃家園、美化環境,認識社區特色等等。

綠色生活與消費

綠色生活係指人或社會的生活方式,以使用有限的天然資源,達至某種程度上的永續性。支持者一般會以永續發展做為目標,並實踐在生活方式,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、拒買過度包裝產品、習慣自備購物袋、餐具、水壺、手帕及等;綠色消費係指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並追求更佳生活品質之同時,降低天然資源與有害物質之使用及污染物排放,如選購具有環保標章之產品。

 

  • 市府分類: 環保綠化,一般行政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23-12-28
  • 發布日期: 2023-11-28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‧綜合計畫科第二股
  • 點閱次數: 285